本文将从规模、集中度、毛利率、费用率和各省规模排名等方面,对我们国家医药流通行业现状和发展的新趋势做一分析。
2022年,全国医药流通市场销售规模为27,516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同比放缓2.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批发商业市场销售额为21,526亿元,同比增长5.4%。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5,990亿元,同比增长10.7%。
纵观医药流通市场近年发展,2009年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2012年突破万亿达到11,174亿元,2017年突破2万亿达到20,016亿元,2021年突破2.5万亿达26,064亿元。2022年达到27,516亿元,较2008年的4,699亿元增长了22,817亿元,10年增长了4.9倍。
从增速来看,2010年增速达到峰值24.6%,和整体经济发展一样,其后进入了低速增长时代,增速一路下滑,2017年增速首次跌破10%至8.4%,因新冠疫情爆发,2020年增速降到谷底,增速只有2.4%,其后逐渐恢复到2021年的8.5%、2022年的6%。
医药流通处于医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除受到专对于流通的两票制政策影响外,还会受到上游医药工业和下游药品使用终端的双重影响,不管是上游集采、重点监控的挤水分,国采对配送商的选择,还是下游分级诊疗、处方外流以及医疗反腐,都会对医药流通的规模、产品机构、渠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详见图一)
2022年,Top100药品批发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5.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药品批发商业市场总规模的96.1%。其中,4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5.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近10年来,行业集中度一直在逐步的提升,Top100占比由2012年的64%提高到了2022年的75.2%,10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Top4占比提高越来越明显,由2012年的28.6%增加到了2022年的45.5%,10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中国医药集团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已突破5,000亿元(5,529亿元),位居第2-4位的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也均超千亿元。
2021年10月28日出台的《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商业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
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也提出“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药品生产、流通格局”。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详见图二)
2022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0,935亿元,约占全国医药流通市场总规模的86.0%。平均毛利率7.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6.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医药流通行业曾经历了高费用、高毛利时代,2022年,平均毛利率超过10%达10.3%,平均费用率近10%为9.8%。此后,毛利率和费用率双双下降,2013年均创历史最低,平均毛利率、平均费用率分别只有6.7%、5.1%。其后,又开始增长,2019和2020年,平均毛利率再创新高,均达8.6%,2022年平均费用率达新高6.8%。(详见图三)
>2,000亿元的有4省份,即广东(2,918亿元),北京(2,082亿元)、江苏(2,078亿元)、上海(2,071亿元),上述4省份正好占了全国的1/3。
>1,000亿元的有8省,如浙江(1,919亿元)、山东(1,664亿元)、河南(1,502亿元)、安徽(1,285亿元)、四川(1,271亿元)等。
<200亿元的有3省,内蒙古(118亿元)、宁夏136(亿元)、甘肃(173亿元)。
增速≥7%的有6省,即湖南(8.7%)、湖北(7.6%)、山西(7.3%)、广东(7.2%)、浙江(7.2%)、山东(7%)。
增速<2%的还有4省,即黑龙江(0.14%)、青海(0.42%)、河南(1.14%)、宁夏(1.15%)。(详见图四)
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医药电商、城乡供应网络逐渐完备,医药批发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零售药店的经营能力逐步的提升,医药物流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智慧医药供应链逐步健全,人民健康需求正不断得到满足。